周日話題﹕俾阿仔學廣東話
(明報)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05:10
【明報專訊】最近在國際先驅論壇報,紐約 時報及南華 早報發表過文章談論香港父母用英語跟孩子溝通的現象,非常驚訝不僅在香港及海外的媒體及網站引起了廣泛討論,甚至有遠自盧森堡,法國 ,以色列 的讀者來信作出回應,所產生的迴響是我始料不及的。
似乎語言教育在海內外都是一個令大家容易引起共鳴的課題。
為人父母的,哪有不想望子成龍 的?我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,總希望把最好的給孩子。我大學修語言系,略知皮毛,所以我寫文章的目的,也是希望向父母們解釋一些基本的語言學習概念,也希望他們能參照語言及教育學家的意見,衡量利弊作出有智慧的決定。
其實更令我關注的,是這現象的背後,究竟說明了什麼?暫且不談對錯,在香港,原來有這麼多教育水平不低的父母,認為我們的母語不值得傳給下一代!他們認為雖然用英語比較吃力,但情願自己辛苦一些,也要不惜一切務求子女講得一口地道的英語。
這,是否因為香港被英國 統治了150年,長期在殖民地主義下,讓我們失去了自信及對本土語言及文化的尊重,認為我們自己的東西不值一哂?是否因為廣東話是方言,沒有普通話及英語的國際地位,在凡事追求功利,競爭的社會裏,使得我們願意拋棄用了一輩子來表達思想感情,標誌著我們身分認同的母語?是否因為多數上一代也是漂泊到香港的移民,對本地語言文化的感情紥根不深,所以採取一種實用主義,覺得沒用的就扔掉?或是,更深一層的想,這是否顯示了我們香港人看不起自己的根,以自己的身分為恥?
四歲小孩不屑用廣東話交談
若是如此,不要小看我們這種不經意流露的輕蔑,因為小孩子感性敏銳,我們這種態度,也必然傳給我們的下一代。筆者就曾經見過一個四歲的小孩,他父母雖然用廣東話跟人交談,但自小用英語跟他溝通,按理孩子在廣東話的環境裏,沒有完全聽不懂的可能。但別人一嘗試用廣東話跟他說話,他就一臉不屑,很不高興的跺腳,看見這種情景,我只有替他嘆息﹕香港是中國人的社會,你也長有一副中國人的臉孔,四歲的你已經不耐煩人家跟你說中文,那前面幾十年的路,你不是還有很多的氣讓你生?
我擔心很多父母對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係缺乏認識。在大學時,教授經常強調,語言是文化的載體,一個民族的歷史過程會因應社會,文化的變遷而發展出獨有的一套詞彙及文字。一個民族有某些概念,它的語言便產生某些詞彙去表達那概念,相反,沒有某些概念,便沒有那詞彙。一種文化經過時間的過濾,便會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,用以表達該民族的思想。所以,一個人在某個文化成長,他的母語便是塑造他對世界認知的工具。我們的母語,讓我們理解我們文化中的某些概念,也同時局限了我們對自身文化沒有的概念的認識。簡單的例子,比如,中國人有「米」跟「飯」之分,不吃米飯的西方人就只有「RICE」,沒有煮熟非煮熟的米之分,層次高一點的概念,如中國文化裏的忠孝,禮義廉恥,男女長幼的尊卑之分,都還在我們生活中不知不覺地發揮影響。西方相對平等的人倫觀念,中國人也肯定不容易接受。比如我的英籍丈夫的叔伯父,姨母等,比他年長四五十年,卻要求他不要再喊他們uncle,auntie,理由是他不再是小孩,應該平等地直呼名字,令我這個被朋友認為很西化的人,每次聽到他直呼90歲的姨母的名字時,覺得特別刺耳,這就是我自小成長受中國文化潛移默化的烙印。
既然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工具,每個人都代表著他一套的背景文化,價值觀,人生觀等,父母們可曾想過,你輕視廣東話,但又勉強用外語跟孩子溝通,卻無法貼切地表達自己,孩子將來長大,你們之間在文化上及溝通上可能出現鴻溝﹕你的一套有可能不被孩子接受,甚至被瞧不起呢?也可曾想過,我們今天唾棄母語,會剝奪下一代認識我們的意識形態、核心價值及身分認同的權利呢?以前每個孩子都琅琅上口的唐詩、童謠(如「月光光照地堂」)和傳統故事(如二十四孝),充滿中國文化涵義,這些一旦翻譯成英語,已經失去了很多文化元素。我們真要把這些傳統當作糟糠嗎?我們是否要他們只能從外語及西方的角度去認識我們的歷史及文化?
「不知扣鈕英文怎麼說」
曾經有一位自認英語不大靈光,但又選擇全用英語跟小孩溝通的朋友對我說,孩子在中國人社會長大,不擔心他會缺乏接觸中國文化的機會。但試想,缺乏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語言工具,如何把你重視的觀念栽種在孩子心裏呢?一位英語不錯的媽媽抱怨,孩子頑皮起來,她也未能用恰當流暢的英語責備他。一位英語不甚流利的爸爸坦言,很多時候根本詞不達意,有天他想跟孩子解釋如何扣鈕,發覺自己不會說,要打電話向朋友求救。我慨嘆的是,這位爸爸,跟我們聊天時,談笑風生,地道的廣東話風趣傳神。但一轉身對著自己兩歲的孩子說話,卻變得結結巴巴,用生硬的讀音,有限的詞彙,錯誤百出的文法,費勁地一句一句拼出英語句子。做他的朋友,我只能惋惜他不讓孩子認識他最真實自然的一面。他說,孩子將來大了,自己的英語不夠用,還是要說回廣東話的。可是,我的朋友,你可知道孩子學習第一語言的黃金時期是零至四五歲左右,錯失了這時期,補學中文便變作學外語一樣難,增加學習重擔?為什麼不在孩子的母語學習期自然地讓他們吸收我們的語言資產呢?為什麼逼他們受罪,用我們不甚流利的,錯誤百出的外語作他們的語言典範?
我並非抗拒學外語的風氣,但是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多學英文便等於沒有學中文的空間,幼兒的腦袋是靈活的,可以承載多種語言,別誤會以為要英文好就要放棄中文。
可能很多家長沒有想得那麼多,只是單純的想子女學好英語,為日後上名校,找工作鋪路。但他們有否想過,即使不談文化及溝通的問題,單從功利的角度看,在今天競爭劇烈的社會,雙語能力才是將來的方向?單靠英語,中文不精,怎可跟雙語寫讀能力高的同齡人競爭?筆者14歲到英國留學 ,大學畢業後在英國或香港的跨國公司均找到工作,不單是因為我能操地道的英語,也是因為我能毫不費勁的寫、讀中文。現在外國公司需要的是了解中國文化及市場的人才,而並非土生土長而中文不精的人。
其實香港不缺學習英語的機會,很多幼稚園都有外籍英語教師,坊間也不乏英語教材,如電台、電視節目有英語廣播,圖書館有英語讀物,隨處都有中英對照的廣告,商店有中英貨品標籤等,父母可加以利用,激發孩子對外語的興趣。要是資源許可,更可以帶孩子外遊,讓他們實地練習英語,我相信這些措施都足以讓孩子輕鬆地掌握英語,非要不惜一切把有瑕疵英語強加於他們身上作母語。
錯過黃金時期 學母語如學外語
最近一位語言治療專家跟我提到,一位受過高深教育的媽媽為了用英語跟孩子溝通的決定懊悔不已,向他求助。自孩子出生開始,她夫婦倆一直用英語跟他說話,到了他小三時才猛然發現中文的重要性,但孩子已經錯過了學習母語的黃金時期,到八九歲再像學外語般惡補中文反覺非常吃力,而最要害的是他的社交能力受到很大的阻礙,在學校被同學排擠,而且英文也只是平平,作父母的,便覺得是自己害了孩子,毁了他的前程。
天下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好,我嚕嗦了這麼多,只是希望家長們不要好心做壞事 ,能冷靜地坐下來分析利弊,作出一個理性的選擇。
其實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,為什麼不把我們最自信,最揮灑自如,用了一輩子表達自己的語言及塑造我們的文化,原汁原味的傳承給下一代?
文﹕余詠恩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